發布時間:2025-09-14 來源:魂勞夢斷網作者:ment3080
彈窗廣告倒計時肉眼可見的慢——頁麵顯示過去了30秒,而《法治日報》記者手中的計時器顯示,實際過去了40秒。
這是記者近日觀察到的一款名為“倒××”的網絡小遊戲彈窗廣告的實際情況。
有網友將存在這一“怪象”的彈窗廣告戲稱為“偷時間的賊”。一名網友在社交平台上吐槽稱,不少彈窗廣告標注的時長都與實際時長不符,如自己瀏覽某App時,彈窗廣告倒計時為18秒,實際觀看時長為30多秒。
彈窗廣告的問題不止這一個。記者近日測試了市麵上常見的50款App,發現其中超半數App的彈窗廣告存在問題。有的App彈窗廣告在開屏時就會自動跳轉至其他App,有的偽裝成係統提醒,還有的在原本的廣告之上又彈出廣告,讓用戶苦不堪言。
記者注意到,很多App都有開屏彈窗廣告,時長在3秒到7秒不等,一般在角落會有“跳過”字樣和倒計時,其中有些就算不用手指觸碰,僅手機微微晃動便觸發“搖一搖跳轉”的情況。
還有些App會出現“彈中彈”現象。某網盤App在下載文件時,可以選擇看廣告加速下載。點擊觀看廣告,30秒的廣告過程中還會出現另外的6秒彈窗廣告,若點擊彈窗廣告則會跳轉至另一App界麵,用戶要麽瀏覽新界麵9秒後自動跳轉回原界麵(變相增加了彈窗廣告時長),要麽隻能後台操作切換回原本的網盤App。返回原App時,還要再經曆一輪開屏廣告的“洗禮”,要小心翼翼操作才能避免再被“彈”到另一個廣告界麵。
一些App彈窗廣告界麵與App本身的內容極其相似,用戶難以區分。比如某內容分享類App,開屏彈窗廣告看上去就像一篇用戶正常分享生活內容的帖子,而一旦點擊,就會跳轉至廣告頁麵,需點擊屏幕左上方返回鍵,再次點擊彈出的“堅持退出”才能返回。
此外,一些App的彈窗廣告出現過於頻繁。比如記者用某小說閱讀App看了10分鍾小說,就出現6次彈窗廣告,其關閉按鈕還很小,一旦觸碰到其他位置,就會立刻被“彈”到其他廣告界麵。
記者還注意到,一些影視類App將彈窗廣告隱藏在劇集之中,即使開了會員也無法跳過,甚至正在看劇時還會直接出現廣告特效,雖然占據地方不大,但關閉鍵很小,很容易誤觸;如果不想誤觸,就要等上幾秒到十幾秒讓其自行關閉。
北京市律師協會著作權法委員會委員、北京瀛和律師事務所律師肖雲成介紹,根據《互聯網廣告管理辦法》規定,對於彈窗廣告應當顯著標明關閉標誌,確保一鍵關閉,不得出現計時才結束的情形。因此,彈窗廣告不能在關閉前設置倒計時,計時結束後需手動關閉的彈窗廣告,不合理也不合法。
對此,北京市康達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孫振勇認為,有些廣告的關閉按鈕位極小、位置隱蔽,容易誤觸,這些都增加了用戶關閉的操作難度和誤操作風險,不符合“確保一鍵關閉”的規定。
值得注意的是,彈窗廣告存在問題的不止娛樂類App。
江蘇的馬先生使用某出行類軟件時頻繁遇到彈窗廣告,掃碼進出地鐵站或者後台切換其他軟件再次點開時,經常會出現彈窗廣告,而且很容易誤觸,導致他好幾次進出站掃碼時還要再花時間關閉廣告。“有時候真的讓人感到十分煩躁。”
來自福建福州的商女士向記者吐槽,一直在用的一款公交實時查詢App,有時沒有觸碰到廣告的位置就會跳出廣告。“想要查公交,等的車都來了,頁麵還停留在廣告上。體驗感太差,我已經卸載了。”
在肖雲成看來,一些與居民生活息息相關的App,人們使用的頻率較高,而且包含很多重要個人信息,因此,對於這類App頻繁推送彈窗廣告的行為,有可能存在惡意收集個人信息的情況,侵犯居民隱私。
受訪專家指出,我國現行的廣告法、《互聯網廣告管理辦法》《互聯網彈窗信息推送服務管理規定》等法律法規中,均對彈窗廣告進行了規製。另外,從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到各地市監局也對彈窗廣告持續開展了不同程度的專項治理工作。
那麽,彈窗廣告問題為什麽屢禁不止?
“這和互聯網平台的商業模式有關。根據廣告法的規定,對於違法彈窗廣告的處罰最高為3萬元,彈窗廣告的違法成本低,是導致彈窗廣告屢禁不止的重要原因之一。”肖雲成說。
孫振勇說,雖然《互聯網廣告管理辦法》規定“確保一鍵關閉”,但對於廣告實際播放時長的準確性和真實性,缺乏更細致規定和統一標準。監管部門的抽查和監測技術手段也需要不斷更新以應對新情況。處罰和監管不夠有力影響治理效果。
為此,肖雲成建議,應繼續完善立法,明確對於彈窗廣告的規定,細化彈窗廣告的經營規範,目前相關法律法規已明確要求彈窗廣告顯著標明“廣告”並確保一鍵關閉,但需進一步填補漏洞。例如,針對開機彈窗、嵌入式廣告等特殊場景,需補充管理細則,明確廣告主、平台及技術服務商的連帶責任。同時,提高違法成本,將罰款上限從3萬元提升至與違法所得掛鉤,並引入信用懲戒機製,限製違規企業市場準入。
“相關部門應建立聯合監管機製,定期開展專項整治行動。禁止‘搖一搖跳轉’等誘導操作,需通過常態化檢查確保落實,對黑產利用漏洞劫持手機強製彈窗的行為,應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還應暢通對違法彈窗廣告行為的投訴舉報渠道,鼓勵廣大網民積極參與治理。在App和網頁顯著位置設置一鍵投訴入口,簡化用戶反饋流程。”肖雲成說。(法治日報)